随着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度提升,"脑瘫"这一疾病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然而,许多人对脑瘫仍存在误解,认为脑瘫等同于智力障碍。事实上,脑瘫是一种中枢性运动障碍综合征,核心问题在于运动功能和姿势异常,而非智力缺陷。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郑琳主任强调,早期诊断与科学干预是改善脑瘫患儿生活质量的关键。
什么是脑瘫?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由于胎儿或婴幼儿脑部在发育过程中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导致的运动障碍综合征。这种损伤可能发生在产前、围产期或产后早期,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伴随语言、认知或癫痫等并发症。
我国脑瘫患者已超过600万,其中0-6岁患儿约200万。由于家长对疾病认知不足,约42%-45%的患儿因延误治疗导致残疾。早期筛查和系统康复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脑瘫的早期筛查
1.观察法:通过观察新生儿的行为、肌张力和运动发育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2.神经发育评估:由专业医生评估反射、肌张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3.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可检测脑部结构异常,脑电图(EEG)评估大脑电活动。
4.基因检测:针对特定类型脑瘫,明确遗传因素。
5.重要提示:筛查仅作为初步评估,确诊需由专业医疗机构完成。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
脑瘫的康复治疗
脑瘫康复需遵循个性化、综合性、长期性原则,结合以下方法:
1.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按摩和器械辅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协调能力。
2.作业治疗:训练日常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
3.语言治疗:针对语言障碍进行发音、吞咽训练。
4.矫形器治疗:定制支具纠正肢体畸形。
5.家庭康复:家长学习康复技巧,参与日常训练。
6.最佳干预期:出生后前几年是大脑可塑性最高的阶段,早期康复可显著促进功能恢复。
患者案例:小宇的康复之路
3岁的小宇因出生时缺氧导致脑瘫,表现为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昆明康瑞医院郑琳主任为其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物理治疗结合矫形器使用,语言训练改善表达能力。经过一年系统康复,小宇已能独立行走,语言能力显著提升,家长对治疗效果充满信心。
专家提醒
郑琳主任指出,脑瘫并非不治之症,科学康复可帮助患儿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家长应摒弃"脑瘫=傻子"的偏见,积极配合治疗。康复过程需要耐心与坚持,家庭支持至关重要。
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以"医康结合"为特色,为脑瘫患儿提供从诊断到康复的全程管理,助力特殊儿童拥抱美好未来。
上一篇:脑瘫患儿的希望之光:昆明康瑞医院郑琳主任成功治疗案例分享
下一篇:没有了